1-8月,我县共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78万元,比上年增收2144万元,同比增长3.7%。
一、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1、从结构看:
①税收收入完成33647万元,比上年增收2070万元,同比增长6.6%。其中:增值税(35%)完成17708万元,同比下降2.1%;个人所得税(28%)完成356万元,同比增长29.5%;企业所得税(28%)完成3627万元,同比增长10.7%;环境保护税(70%)完成25万元,同比增长13.6%;耕地占用税178万元,同比下降83.3%;契税5858万元,同比增长89.5%;资源税26万元,同比增长23.8%;城建维护税1955万元,同比下降4%;房产税874万元,同比增长23.8%;印花税607万元,同比增长31.1%;城镇土地使用税1109万元,同比增长62.8%;土地增值税830万元,同比下降42.4%;车船税494万元,同比增长19.9%。
②非税收入完成26431万元, 比上年增收74万元,同比增长0.3%。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727万元,同比增长21.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045万元,同比下降71.6%;罚没收入完成11468万元,同比增长201.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5990万元,同比下降58.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125万元,同比下降20.7%;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4015万元,同比增长1579.9%;其他各项非税收入完成61万元,同比增长90.6%。
2、从县乡镇看:县直(含产业园)完成44057万元,比上年增收2199万元,同比增长5.3%;乡镇(林场)完成16021万元,比上年减收56万元,同比下降0.3%。
(二)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1-8月,全县财政支出完成187337万元,同比增长2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558万元,同比下降2.4%;国防支出8万元,同比下降66.7%;公共安全支出6889万元,同比下降0.9%;教育支出19316万元,同比下降36.1%;科学技术支出7938万元,同比增长63.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78万元,同比增长6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021万元,同比增长6.1%;卫生健康支出11282万元,同比增长2.3%;节能环保支出9403万元,同比下降0.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739万元,同比增长1210.7%;农林水事务支出30937万元,同比增长7.8%;交通运输支出1405万元,同比下降28.3%;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2733万元,同比下降30.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938万元,同比增长64.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0万元,同比持平;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1405万元,同比下降78%;住房保障支出6623万元,同比增长7.7%;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270万元,同比下降4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22万元,同比下降19.8%。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8月,基金收入完成5102万元,同比下降43.6%;基金支出完成14136万元,同比下降78.9%。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1-8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0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0%,超序时进度13.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7%,增幅排名全市第三,高于全市增幅6.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647万元,同比增长6.6%,税收占比56%,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6个百分点。
2.财政支出保障有力。1-8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337万元,同比增长21.2%,继续压减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2.4%。民生支出完成15945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85.1%,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教育支出分别占支出总额的16.5%、13.4%、10.3%。
3.重点税源增长乏力。1-8月,全县产业税收较上年同比增长2.7%。第一产业共完成118万元,同比增长55.3%;第二产业共完成20221万元,同比下降12.4%;第三产业共完成57062万元,同比增长9.2%。全县90家重点纳税企业共完成税收27430.8万元,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其中:65家规上企业完成税收9997.5万元,同比下降9.9%,仁和制药、民济药业、腾达竹木业、有色冶化、华辉实业等传统老牌企业都不同程度出现负增长,纳税上500万元的企业有4家,与上月持平;9家其他实体企业完成税收3959.5万元,同比下降17.6%,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纳税上500万元的企业有4家,较上月仅增加1家;16家上规模总部经济企业完成税收13473.8万元,同比增长0.3%,增幅持续收窄,纳税上500万元的企业有10家,与上月持平。
4.乡镇场财政收入发展不均衡。1-8月,乡镇场完成财政总收入43753万元,同比下降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021万元,同比下降0.3%。其中收入增幅较大的乡镇有:龙门林场增长155.7%、花山林场增长77.9%、茶山林场增长48.3%、排埠镇增长46.2%、三都镇增长19%、大塅镇增长15.7%。但仍有个别乡镇存在差距,其中有4个乡镇场出现负增长,分别是:大沩山林场、棋坪镇、高桥乡、港口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县财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财政职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提升收入质量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培植优化税源为导向,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及时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用活金融政策杠杆,多方联动,积极对接企业需求,推动企业落地,实现合作共赢,补齐短板,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做强做大工业企业,使企业增产增税。全面细化和加强收入动态监测,稳步提升综合治税水平,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挖潜增收。构建推广覆盖全县的跑项争资项目库,做实项目储备,提高工作前瞻性和精准性,鼓励各地、各单位积极争取财政性资金和债券资金,合规筹集有偿性资金,汇集财力支持地方发展。
(二)强化支出保障
加强资金统筹,按轻重缓急和使用绩效做好资金拨付,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规模,强化重大项目和政策的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严控、严管、严审财政支出,加强公务消费网络监管,守好支出限额“天花板”。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不必要的开支,兜牢“三保”底线,加强执行监测,结合直达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精准预算编制,严肃预算执行,严禁无预算拨款,无项目追加,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确保全年财政运行平稳。
(三)严守风险底线
持续深化绩效改革管理,坚持把绩效管理贯穿到财政资金管理运行全过程,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巩固提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监督管理体系,规范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指定用途做好支出进度管理,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消除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