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铜鼓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2024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开展“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实施市产业链“869”计划、县产业链“569”计划、坚持以生态大健康产业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笋竹精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大力推进新能源、食品、黄精、能源等优势产业。扎实推进“强基铸链、集群提能、创新驱动、数字融合、低碳转型、治理创新”六大任务。

二、年度目标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速 8% ,营业收入增速12%;力争全年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4家。

——产业基础高级化。推进生态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搭建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奕通、凯立、华屹钰坤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及泰然医疗等项目建设推动技改项目10个以上,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完成4.5亿元,增速25%。

——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力争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6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7家,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力争企业总数超过15家,营业收入超过8亿元。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动能更新。力争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力争全县研发费用占GDP比重达到1.7%。

三、主要任务

(一)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1.统筹产业布局。出台《铜鼓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569”行动计划和产业链链长制 2024 年度工作要点》实施制造业“569”计划,统筹推进生态大健康首位产业,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三大支柱产业,以及笋竹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加快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各产业链牵头单位,产业园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传统产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造。发挥各地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开发富硒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预制食品、生物制品等精深加工业,推进黄精、茶叶、笋等产业链发展。(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3.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新型生物技术药发展,争取铜鼓仁和制药引进正在研发的新产品-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项目。电子信息产业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集聚平台,聚焦电子元器件、触摸屏、半导体照明、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拓展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持续推广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力争装备产品列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4.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专项行动,积极融入宜春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人工智能、新型储能、光伏、氢能、风电、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着力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推进产业集群提能升级。

5.梯次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培育行动,对我县制造业开展深入调研,围绕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及时总结提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中的典型经验,组织开展上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各类竞赛及集群认定。(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6.聚焦首位产业。瞄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以“链式思维”加大招大引强力度,“链式思维”加大招大引强力度,推动木竹精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积极配合宜春市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目标,按照“上游控、中游拓、下游争”发展思路,加强新能源产业配套项目引进,推动新能源产业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建设,争取更多新能源项目落户我县。(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7.抓项目扩投资。深入开展“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围绕全我县五大重点产业链,开展延链强链补链式招商,紧盯行业龙头、“三类”500强等,引进一批规模大、质量优、效益好且符合我县发展战略的优强项目,努力形成暨“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力争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40个以上。用好重大工业项目管理调度平台,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全年调度推进投资亿元项目20个以上。引导企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流程优化、产品迭代。全年实施技改项目 10 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25%。(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8.抓培育建梯队。制定出台工业企业梯次培育和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开展链主企业选育和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强化入规入统指导服务,遴选链主、专精特新“种子企业”,探索开展预培预训。全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14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小巨人”企业1家、单项冠军企业 1 家。(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动能更新。

9.突出创新驱动。开展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摸底,引导企业对标申报。组织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活动,强化政策集成和宣贯辅导,帮助增强创新意识。运用“揭榜挂帅”机制和飞地研发、柔性引才等办法,促进产学研有效贯通,力争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实现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突破。抓好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开展新产品验收及评优工作,培育本土工业品牌。全年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新产品立项 2个、省级优秀新产品1项以上、赣出精品1项。(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10.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围绕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求,培育多样性、协同性的创新生态,推进生产服务业项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力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项目用地、用能、开工审批等开辟快速通道。力争全年获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平台和创新载体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深化数字化转型促进融合发展。

11.强化智改数转。推动先进数字技术在企业的深度应用,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示范等数字化转型标杆。积极推动企业数字转型贯标。推动市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规模化应用和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型二级节点建设,形成一批标识解析应用示范场景,打造一批标杆示范。持续做好智能制造辅导工作,组织开展企业智能化政策培训和业务交流。全年引进和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家,数字化诊断企业14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1个。(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加快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在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产业智库健全、产业发展路径明确的区域,运用“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产业大脑”,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优势探索建设“产业大脑”,依托标准化厂房建设平台,积极探索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大脑建设,带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大脑建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13.维护工业信息安全。进一步健全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工业企业接入全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提升工业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根据有关部门预警通报,及时督促企业整改,举一反三做好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坚决杜绝工业信息安全风险隐患。(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探索绿色高效转型新路径

14.加快绿色转型。遴选后备项目进行跟踪指导,抓好绿色制造名片申报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准入、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等企业培育,力争获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 1家、 节水型企业1家以上。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工业节能监察,提高工业能效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15.严格重点行业管理。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回头看”工作,稳妥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依法依规推进落后产能退出,严控中频炉项目新增,推进中频炉企业用电监测平台建设,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对化工监测点实施动态管理,有效发挥其优存量作用。开展企业内部实验室能力建设培训,加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材等产品质量联合抽检和预拌砂浆现场执法,保障产品质量。配合开展食盐市场联合执法活动和货车非法改装源头治理工作。(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局、县市监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16.深化亩产评价。统筹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做好督促、考核、检查和通报等工作,争取在运用评价结果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方面有突破。对现有企业,依据政策权限,出台差别化的用地、用能、排放、信贷等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倒逼低端低质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金融办、县环境局,县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

17.构建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体系。建立健全试验区建设协调推进、调度督查、考核激励工作机制。围绕六大试验任务强化工作举措,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挂图推进。制定发布产业发展引导目录、招商目录、产品目录、技术目录,定期更新产业清单。(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产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18.建立高效能要素保障机制。实施《铜鼓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围绕“3+2”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县。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开展“零地招商”和“节地增效”行动,全面推广工业“标准地”出让,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推进学院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育。(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组织实施

1.建立工作机制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议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会商和协调推进机制,及时通报试验区建设推进落实情况,召开试验区建设会商对接会,协商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重要事项。

2.强化调度督查。制定试验区建设工作计划,报市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每年1月底、7月底前,报送上年度、上半年工作情况和年度总结报告,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监测分析,对各乡镇、有关部门加强调度指导。

3.强化考核激励。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加强试验区建设目标完成、重点任务推进、资金保障和使用、组织领导和推进、典型经验和实现路径总结等开展考核评价,通报评价结果。考核评估结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依据。

4.强化宣传推广。及时梳理好经验好做法,报送工作信息和宣传材料,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每年报送不少于10条以上经验类等信息。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息推送、经验典型总结等工作,通过门户网站、有关媒体加大对试验区建设成效和经验的宣传推广,不断凝练工作措施和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事例。

                        

                      

                   铜鼓县工业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铜鼓县工信局代章)

20243月27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