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发改委>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规划计划

铜鼓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访问量:

关联稿件:

​​​——2022年2月18日在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黄德业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铜鼓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依法治县”发展战略,以“三改六聚焦”为总抓手,着力发展“六种经济”,聚力打造“三地三区”,推动经济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稳中加快,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4.5亿元,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增幅居全市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10.1%;外贸进出口增长94.2%,增幅全市第1。

(一)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2021年度粮食产能稳定提升至4.88万吨,我县被评为“全国茶业百强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铜鼓宁红”和“铜鼓黄精”获得“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参展产品金奖”,“铜鼓春韵”荣获“赣鄱正品”授权,入选2021江西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百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度项目建设顺利推进,9乡镇46村全面完成规划任务,竣工测量20200亩,实际上图入库19025亩;2021年3000亩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5个村落实,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建设中。发展富硒有机农业。2021年全县有机认证面积达到61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63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全县富硒基地面积达2.2万亩,其中建立了5个千亩富硒基地,9个市级富硒产业示范基地,11家示范基地通过了富硒农产品认证。新建标准茶园625亩,全县茶园面积达11.7万亩,有机认证面积2.9万亩,新增欧盟认证产品2个。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45万亩。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立生产到市场的全程监管,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确保我县农产品合格率达96%以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强化检测监管,完成省市监督抽样230余批次,完成县级定量检测463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9%以上。

(二)生态工业成效喜人

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6%,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11.6%;完成营业收入42.62 亿元,同比增长19.5%。新增规上企业9家,规上工业重点企业数量增至51家。工业强县高位推动。全县上下坚定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信心与决心,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强县”建设“双百工程”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大科技扶持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铜鼓县“结对驻企”帮扶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方案》、《铜鼓县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园区设施助力发展。成功引进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20”项目,大力推进园区“扩容”,盘活园区闲置土地360亩,数字医药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顺利完工,园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高压电网双回路全部改造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1.44%;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占比、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63.6%、2.26%,均列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3.8%;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评价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尚鹏电子成功入选2021年度省级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获得市关键重点科技创新技术“揭榜挂帅”项目1项,争取宜春市科技创新券补助资金115万元。

(三)文旅产业活力迸发

全年接待游客人次首次冲破千万大关,旅游综合收入超5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供给体系日益完善。出台了《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铜鼓县促进民宿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搭建了铜鼓县5G+智慧旅游平台,并荣获第四届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区域二等奖。推出康养精品旅游线路、研学线路、红色旅游线路16条,新增30多个旅游业态项目。研学产业初见成效,超过300批研学团队先后造访。营销宣传推陈出新。成功举办2021红色铜鼓马拉松、网络大咖童家堡走进铜鼓、2021全国主流融媒体看江西采风、中央电视台喜上加喜、第六届长寿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积极对接湘鄂赣旅游市场,发行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开通铜鼓至宜春、南昌、长沙、武汉四条旅游直通车;推出“宜春工会会员畅游铜鼓一日游”、“铜鼓人游铜鼓”等活动。“爱上中国红”入选宜春国庆十大旅游营销案例;秋收起义纪念地、天柱峰、汤里三个景区入选江西省“新百年百景”推广活动。品牌创建扎实推进。跻身中国康养百佳县市前20强,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极开展省文化和旅游强县申报工作,并成功申报江西省民宿试点县。指导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积极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并成功获评2021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

(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河长制”工作获水利部表彰,国考省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居全市首位。新增人工造林4600亩,封山育林1.4万亩,退化林修复2.5万亩。生态创建走深走实。争取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固定调研基地。获得“实践创新基地”省级推荐提名。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建“铜鼓县绿色智库研究院”,与经济时报社深度合作,打造山区县生态建设的新路径。制定《铜鼓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与东南理工大学生态文明制度研究院合作,启动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试点工作。污染治理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897亩。完成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并正式投用,8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技术性验收,农村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全市排名第一。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深入推进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县本级“一次办好”事项810项、“一次不跑”事项54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率达到90%以上,建成“赣服通”铜鼓分厅4.0版并投用。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建筑工程类项目实现了“不见面开标”,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18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今年来我县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20次,接待来铜考察客商428批次,新签约引进厚德模具、弘毅新能源、三力五金等项目29个,总投资66.36亿元,其中数字医药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引进省外资金21.49亿元,同比增长8.63%;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外贸出口9713万美元,同比增长41.4%,增幅全市第2。全力做优“营商环境”。落实好“营商专员”“帮代办”“政企圆桌会议”“首次受理”等服务机制,以各种节日为契机,通过召开重点客商座谈会、“三请三回”、登门拜访、群发祝福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开展“亲商安商”活动,使客商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进一步宣传推介了铜鼓。同时加强帮扶力度,主动靠前服务,先后帮助解决冷链物流园项目临时用电、双回流电路、骏智机电招工难等问题,让客商感受到真诚真心、暖心贴心,推动项目早开工。

(六)城市乡村协调发展

城市“双修”逐步推进,坚持以文明城创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创建,将中心城区作为“第一景区”,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今年以来,6个棚改安置小区全面开工。共改造背街小巷13条、4.3公里,硬化黑化道路11公里,修建污水管网10.6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0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完成建设10台电梯。专项治理中心城区违法建设,拆除违章建筑3.8万平方米,实现了在册违建全部清零。新建城区停车场15个,新增停车位883个。乡村面貌改造提升,今年全省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评估我县排全市第1位、全省第12位。打造美丽宜居乡镇1个、美丽宜居村庄10个、美丽宜居庭院1055个。完成50个新农村点“七改三网”建设,惠及1831户农户、5507人。棋坪镇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大塅镇被列为“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乡镇”,隘口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开工桥梁建设项目9个,凤凰路、怀远路顺利通车,铜鼓县城至江头、大塅至金鸡桥、带溪至八叠岭等4个国省道及石桥至上庄、澡头至大梅2个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启动凤凰山健身绿道、室内体育馆建设。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5%,所有村组(25户以上)公路实现100%硬化黑化。

(七)民生事业稳定发展

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累计投入6655万元,建设后续项目39个,设置公益性岗位1012个,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0个,发展家庭农场、加工作坊等400多家,帮助1478个搬迁家庭2971名有效劳动力稳定就业。荣获国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担当有为先进集体。民生事业有序推进。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交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已办结民生实事1818件。第三中学、第四幼儿园、第四小学、教体园区等一批教育网点投入使用或正在建设;三都、温泉、棋坪等养老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棋坪卫生院等一批养老医疗项目正有序推进;举办现场招聘会15场,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就业对接3000余人;社会治理扎实有效。以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压实属地、部门、单位、社区、个人五方责任,织牢外防输入网,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双联双服务”“人大代表进社区(村组)”“网格红管家”为抓手,创新开展“和安庭”、以孝治家、道德红黑榜等工作,认真落实“民呼我应、乡呼县应、企呼政应”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六大重点行业整治取得实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行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结果。

同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产业基础还不牢固,农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还有一定差距,工业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牢固,文旅产业在省内外知名度、影响力还不够高。民生改善还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以上、7.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下达任务。具体指标将根据省、市最新部署要求和全县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为实现以上目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促转型,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1、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没有工业就没有支撑、没有工业就挺不起腰杆。我们将坚定不移强攻工业,把工业这一强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一是抓指标调度。围绕做大总量、做好增量、做优质量的工作目标,既要统计求实“挤水分”,又要紧盯扩产抓增量。一手盯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一手盯“小升规”企业培育,争取应统尽统,确保明年新增入规企业10家以上。同时加强工业用电量的调度,有效预警和监测工业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科学合理匹配。二是抓招引项目落地。瞄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竹精深加工主导产业,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研究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符合铜鼓产业方向的“专精特新”项目,以此带动我县工业补链、延链、强链,做到每年开工项目10个以上,竣工项目10个以上,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加大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调度,加快厚德模具、纵横触显、特宜触显、弘毅新能源、瀚星过滤材料、姿采生物等重点亿元项目的开竣工力度,推进项目尽快投产见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抓企业技改升级。拟制定《关于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方案》,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设立全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且年度技改投资额达500万元(含)以上,对纳入固投统计的项目进行择优支持,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补助或投资补助;对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节水企业等给予配套奖励;重点以竹加工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为试点,鼓励竹材加工企业成套智能化设备应用,加快竹产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四是抓领航企业培育。培育引导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对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或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由县财政予以奖励。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R&D)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左右,新增各类研发平台3个以上。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积极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五是抓平台载体建设。针对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等方面短板予以不断持续发力,努力“筑巢引凤”,深入实施“满园扩园”和“扩区调区”行动,全力推动化工园区认定,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三期和园区商务中心,建成投用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加快“两长”园区环境整治提升和基础设施改造,全力推动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六是抓营商环境提升。严格按照《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实施方案》要求,着力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赣服通”铜鼓分厅5.0版建设进度,力争更多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依托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进一步完善“政企圆桌会议”“帮代办”“营商专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强化诉求处理,拓宽诉求受理渠道,规范诉求受理、交办、回复、督办等工作流程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诉求办理速度和满意度。

2、坚定不移推进文旅兴县。铜鼓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实施“文旅兴县”是立足县情实际的顺势之策、战略之举。我们将毫不动摇深化文旅融合,把文旅这一富民产业做精、做优、做成品牌。一是高举一面旗帜。紧紧围绕“铜鼓红”,做优革命文物保护,做强红色旅游,做旺红色研学。重点对国保单位萧家祠、省保单位武曲宫、万寿宫进行陈列布展;启动秋收起义会师旧址--万寿宫等一批省保单位申报国保工作;推进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提升改造,建设秋收起义文化公园;积极跟进奎光文化创意园项目,抓好研学旅游营地项目建设;推进革命历史、重大现实、地域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打造一批铜鼓红色文艺精品。二是做好一个规划。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要求,切实抓好《铜鼓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落细落实。逐步做旺城市旅游,打造夜经济消费区。主动融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做示范、勇争先。继续推进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大品牌创建,力争新增1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1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三是构建一套体系。以做优做强“研学产业”为引擎,完善旅游要素保障,大力推进“文旅农林教体”多元融合发展。评选县“十大名菜”和“十大名小吃”,培育十家以上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购物店,力争建成民宿集聚区1个以上。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研学旅行基地,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同时,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网络。四是打造一大品牌。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加大对江西好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扶持力度。鼓励通过整合资源、做大特色、创优质量等方式,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业态,优化旅游经营格局,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龙头企业关键作用,做好产业链、利益融合的大文章,补齐我县旅游服务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五是塑造一个优势。以打造“国内知名康养胜地”为目标,全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提升发展温泉康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避暑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文化康养旅游产业、大力拓展运动康养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江西省中医院大学与汤里景区的合作,建立中医热敏灸康养基地,申报省总工会干部职工疗养基地;支持七星岭滑雪场创建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举办冰雪嘉年华、长寿文化旅游节、全国康养旅游论坛等活动,唱响“长寿铜鼓 康养胜地”旅游口碑。六是培育一支队伍。以成立“全域旅游营销联盟”为依托,整合相关资源,做强全域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平台。加快推进“一码游铜鼓”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票务数据接入全覆盖,推动“一码游铜鼓”成为服务游客、宣传营销、健康管理的智慧旅游平台。在长沙、武汉、南昌等主要客源地开展旅游营销推介,参与省、市旅游推介、红博会等活动。着力培养五好讲解员,开展文化演艺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为全县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坚定不移发展特色农业。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我们将坚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有机富民”战略,加快构建以富硒绿色有机为特色,有机水稻(优质稻)、茶叶、中药材(黄精)、竹笋、果蔬、家禽为支撑,多种经营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由传统农业向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县转变。一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工作目标任务,全面防止我县耕地抛荒,继续发展再生稻种植,把发展再生稻生产实施工作意见落实到位。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完成省市下达我县设施蔬菜种植任务;做强茶叶产业,执行好《铜鼓县2021—2030年茶产业发展规划》,继续落实好铜鼓县加快推进茶产业升级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重点做响“铜鼓宁红”茶品牌的高度,抓好温泉龙港、优居大龙山原贡茶产地茶园抚育和管理、茶叶采摘和加工、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及标准化、技术化等工作。利用传统技术优势和山区人口居住分散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魔芋、西瓜、山羊、蜜蜂、湖鸭、板栗、杨梅等传统产业。二是做强做优富硒产业。利用铜鼓富硒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以富硒绿色有机为特色,茶叶、中药材(黄精)、水稻、竹笋、果蔬产业为支撑,多种经营多种业态整合发展的“1+5+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有机+富硒”产业,创建全域富硒绿色有机农业县。加快智慧农业应用,积极推广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水产养殖、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等农业领域的应用,依托“两园”、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完成1-2个物联网示范点建设。创建公众区域品牌,以发展“有机+富硒”产业为抓手,全力打造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实行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宣传,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品牌效益及影响力,并对富硒绿色有机行业秩序进行管控,加强产品的可追溯性。提升生态有机农业省级示范园建设,加强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管理制度,丰富园区业态。抓好工厂化育秧中心建设,提供大田机插育秧1.5万亩。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富硒经营主体,建立茶叶、黄精、水果、大米4个千亩富硒产业示范基地,新增2个千亩有机中药材示范基地,发展1个规模化养殖基地,新增1-2家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富硒基地3万亩。三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工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多种集体经济形式,培育一批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地押云贷”和“百福农权贷”。完善基层兽医体系改革,完善基层兽医体系,完善好洗消中心和兽医实验室运行,加强对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保障畜牧水产业安全,提高畜牧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扩需求,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1、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一是谋划包装项目。聚焦生态产业、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好项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在全县范围内梳理了2022年持续建设项目39个、2022年拟新建项目53个,总投资247亿元。二是全力跑项争资。积极向上衔接对我县对口支援、双向挂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倾斜等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力争取国家生态补偿试点资金,积极跟进2022年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养老托育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等项目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园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获得上级资金支持。三是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攻坚项目建设,确保泉林触显等企业入驻园区,漠泉新能源、威触触摸屏等5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瀚星竹纤维过滤、弘毅新能源等项目投产达效。

2、坚持促进消费升级。一是积极开展示范创建。积极创建“特色商贸小镇”“省、市电商示范企业”“电商示范基地”“直播带货基地”“十佳网店”等。二是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支持排埠网红直播基地建设,吸引一批直播机构、MCN机构、网红达人入驻,结合我县优势农产品资源,打造网红消费爆品。三是改造升级农贸市场。力争将湘赣边贸大市场改造升级成新型农贸市场,争取资金项目改造升级乡镇农贸市场。四是统筹优化商业布局。积极发展具有铜鼓地方特色的商贸流通业。指导世贸广场完善提升商业结构,打造城市中心商圈,鼓励支持世贸金街提质扩容,打造县城中心商业街。五是丰富中高端消费业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业、高端服饰品牌、大型超市连锁企业、奢侈品牌等,培育铜鼓客家特色的名厨、名菜,培育铜鼓资源优势的名品、名店,实现服务业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六是加强市场拓展力度。组织我县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商品展销会,向外宣传我县名优特产品,逐步打造和提升具有铜鼓特色的工业产品、绿色生态农产品。

3、坚持强力招商引资。紧盯“双百”目标,全面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新热潮,鼓励引导“铜商回归”和“人才反哺”,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20”项目1个。一是突出产业招商。围绕生物医药、文旅、电子信息、竹精深加工、有机食品、数字经济6个重点产业,积极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拜访有意到铜鼓投资的客商,推动项目的考察洽谈工作。二是突出精准招商。完善四图五清单,围绕6个重点产业,结合铜鼓实际,瞄准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企业,同时重点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向投资者大力推介,进行“点对点”招商,提高招商精准性;三是突出“5020”项目招商。成立“5020”重大项目招商专班,由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主动对接国企、央企、国内外500强、民营企业2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具有先进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企业,全力引进“5020”项目。

(三)坚持扬优势,全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1、坚持做好城市建设。以文明城创建为抓手,坚持“第一景区”标准,大力开展城市体检、完善城市设计、推动城市更新,做好显山露水文章,保护传承文化记忆。一是高起点规划。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完善县、乡(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完成整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优化“三区三线”划定,结合我县实际,留足发展空间。大力开展“节地增效”行动,加大消化批而未用土地力度,力争今年消化面积1000亩以上。加强中心城区与温泉镇、三都镇、工业园区的交通互联、功能互补,促进产城融合。二是高标准建设。开展新一轮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综合改造与提升PPP项目,重点推进一河两岸、温泉大道、凤凰山健身绿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城区地下综合管网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30公里以上。改造老旧小区4个,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0条。新建红豆杉公园、推进九岭阳光沿河公园及凤凰小区对面公园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新建垃圾分类亭140个以上、餐厨垃圾处理厂1个,加快实现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完善交通路网建设,争取今年开工建设湖北通城至铜鼓高速,并争取在铜鼓设一个出口。积极争取G354国道由城区改道为外环路走向,提升我县城区交通安全。积极争取咸修吉、长九池、浩吉铁路等铁路项目在我县设站。三是高水平管理。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拆违控违,建设大件垃圾拆解分拣中心,有序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检修维护,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水平。构建“大城管”格局,探索建立“五勤联动”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坚持优化乡村环境。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整洁庭院、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美丽宜居+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等五大专项提升行动。一是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专项提升行动。完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点的整治建设,做好村庄“四建三治一管护”等内容提升,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二是实施农户“整洁庭院”整治专项提升行动。突出抓好农户庭院环境“两清两整一美化”(即:清除废品、清扫卫生,整治“六乱”、整齐摆放,美化环境),培育一批美丽庭院。三是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专项提升行动。全力抓好“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的复审核查,巩固提升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成果,打造1个全域美丽乡镇、10个美丽村庄和1000个美丽庭院。四是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专项提升行动。紧扣“五定包干”(定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责任、管护经费、考核奖惩,建立县负总责、乡村落实、农户“门前三包”的包干工作机制)要求,积极建设推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五是实施“美丽宜居+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专项提升行动。选择部分村组,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等方式,培育休闲民宿等新型业态,重点抓好浒口康养旅居民宿、江头神龟谷民宿项目建设,推动产村进一步融合,增添人气活力,促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求实效,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一是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实施工业污染整治,严格落实“六控一禁”,强化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加强秸秆、烟花鞭炮禁烧禁放管理,巩固餐饮油烟整治成果,确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土壤污染详查,严格做好污染地块管理工作,加强提升固体(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处理处置以及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切实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查处生态环境违法问题。持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公开承诺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零点行动”常态化,严厉打击夜间违法污染环境行为。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用好自由裁量权,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三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针对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环境信访件,对照反思并举一反三,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标本兼治,抓好边督边改、即督即改、督后立改工作,切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彻底治理。

2、创新“两山”转化路径。一是拓宽“两山”双向转化通道。以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积极探索“两山”银行、“两山”绿币、“健康消费券”、南方红豆杉市场化认养等运营模式,不断拓宽“两山”双向转化通道。二是全力争取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项目。充分依托“铜鼓县绿色智库研究院”,争取国家部委在铜鼓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更大支持。目前相关部委已明确了挂点帮扶、政策衔接、项目支持,2022年积极跟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项目,力争取5000万专项补偿资金。三是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颁布我县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推动“湿地银行”“两山银行”建设、探索农村闲置土地整合流转,合股、租赁市场化经营,执行《铜鼓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工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换,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基地。四是加强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自然资源实现可核算、可交易、可增值,推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交易,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模式升级版。

3、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主动抢占碳达峰碳中和的先机,坚持“减碳排”与“增碳汇”并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对落后产能、落后企业,加快淘汰速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上马。大力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系统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面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新风尚。一是培育示范项目。培育和推进一批省级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项目;二是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推进以“生态+大健康”模式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汤里文旅康养度假区二期项目、上泗坊康养旅游基地、铜鼓县燕鸣温泉等项目;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万载-铜鼓”长输天然气管网建设,尽快结束我县无工业用气的局面。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提升电力供应力和调节能力。四是发展光伏发电。推进集中式和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开展屋顶光伏和林光互补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五)坚持惠民生,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有效保障基本民生。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人。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强化价格监测监管,重点紧盯粮油肉蛋等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确保物价总体平稳。扩大社会保障面,健全城乡低保和残疾人福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等机制。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综合做好双拥优抚、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防海防、气象、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棚改安置房,确保馨和、馨雅、金盆3个小区基本完工,凤凰、温泉、惠民3个小区完成70%。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持续完善交通路网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真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2、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启动铜鼓中学、铜鼓中专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教体园区、四小、三幼等学校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启动县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完成“智慧医疗”信息化一期建设,积极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抓好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不断完善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体系,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所、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1所。抓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实,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新增托幼园位100个以上。完善拓展体育场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网点布局,推广广场舞、太极拳等全民健身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构建稳定社会秩序。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政治、经济、金融、社会、意识形态等各领域风险。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从严抓好食品药品监管,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以平安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雪亮工程”“智能安防小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巩固深化政治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以率人之先、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握紧“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树立顶格标准,保持满格状态,在新的赶考路上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强劲开局,携手共建开放创新文明和谐新铜鼓。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