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铜鼓概况 > 县情概况 > 铜鼓文化

客家人的“医诗”趣话

来源:县文化局作者:铜鼓县政府发布日期:2019-02-11 10:06:50访问量:
字体:

    客家人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知书达礼,勤劳上进,崇文尚武,辈出贤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很快取得当地民众的喜欢和接纳。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大量的客家人从广东、福建及江西的赣州迁徙到义宁州(今修水)的铜鼓地界囤聚垦边,开荒拓土,不久就和义宁州当地百姓融为了一体。
    在清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客家众姓就集资开办了铜鼓第一所书院——奎光书院,创造了传承中原文化培育英才的条件。自北宋到清末,先后考取进士19名。举人116位。民间深藏“耕读传家”的文化理念,虽居深山却多出人才,早年的大段镇有位时姓中医,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时医师,家传医术,幼喜诗书。成年后,医文双修,治病有口碑,诗文有名声,那时的当地人都非常尊敬的叫他“时郎中”。
    话说时郎中四十出头的某年,为实现“看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他背着药箱出了门,边行医救人边赏山乐水,好不快哉。
    行至某州,盘缠用尽,遂起心歇脚办医,寻思积攒些路费再上路。因是外乡人,为快速招引寻医问药者慕名就诊,决定做面旗幡,因而找到当时的广告公司,报出行业和姓氏,要求尽快制作。
    取货之日,竟出纰漏:本意是要求制作者预备一个葫芦和一面三角形旗幡,幡上方绣大字“医”,下边用小号字体绣自己的姓氏“时”,姓氏外围再绣轮圆圈,以示意“时郎中悬壶济世到此行医”。估计是方言理解错误的原因,制作方将“时”误听成“诗”了,这可怎么办?修改即费时,时郎中想:名姓只是识人的符号,既然此处非久留之地,错姓也无大碍,凑合着用,诗就诗吧,人们也不一定计较。
    第二日,选址在当街的一棵大树下,立起旗杆,飘起旗幡,摆上桌凳、医箱、草药等,就待有病患上来求医问诊。由于医术不俗,不几日就打开了局面,求治者众,惹恼了当地的医师,他们就雇了几个秀才前去刁难。秀才预谋几日,决定选择旗幡做文章。于是,就有两位公子哥手摇折扇,大摇大摆地走到时郎中的医案前,封口抢白道:“敢问先生是何方高人呀?古来只听说过医病救人,还没听说有谁自傲到挂牌营生,要给诗治病!?”另一位从旁附和并恐吓:“敢情是文曲星下凡,我们就拜会拜会,如果能把我们的诗瞧出毛病还给治治,那当然好,如果是~假模假样来骗取钱财者,那我们不可以不管呀!”“当送官法办。”
    时郎中没料想还真有人计较这挡子事,不紧不慢地作了个揖打了个拱解释道:“鄙人姓时,看病郎中,非‘医诗’,乃医者姓时也。当地的织幡铺子听错了,绣成了‘诗’,纯属误会,初到贵地,请多多包涵。”旁边有就医患者也帮忙圆场说:“是替人看病的医师”然后指着幡布补充道:“你们瞧瞧,那个圆圈里的‘诗’字很小,和“医”字分离得很明显呀!”
    “少啰嗦,难道画个圈,字小点,就不能认为这个圈内的‘诗’字不是他着重提示的治疗对象吗?”两位公子哥自然不会忘记了受雇的来意,转身对时郎中发飙:“先生请吧,算我们误会也好,是你大意也罢,今天,就见识见识你医诗吧!”说完,一公子就将手中折扇散开摊到了时郎中眼前。
    时郎中知道已难逃纠缠,多说无用,硬着头皮看过去,只见扇面填得一首好诗“残柳凋荷绿未沉,一池清水澈如心。楼前几日无人到,满地槐花秋正深。”时郎中识得是明末名妓董小宛的闺房小诗,有名的很,可是,今天不有所交代估计是难收场了,只得分析开来:“槐花别名槐米、槐蕊。花期在7-8月份,季节未及深秋,何况,作者在诗中首句也漏明了‘绿未沉’的,因此,结尾句改为‘满地槐花秋渐深’应会更妥当。我不敢说诗有病,但是,小宛作此诗时因伤秋感怀过甚,可能血燥气高是肯定的,刚巧诗中的槐花正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清热,凉血,降压。二位看看是否有点道理。“两位听得傻了眼,已是无言以对,二话不说就把另外一把扇子丢了过去。时郎中展开扇面仔细看,只见上提: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知道抄录的是宋朝诗人蔡肇所作诗词《题李世南画扇》,忍不住赞道:“好诗好字,作品是宋朝诗人蔡肇为当时著名画家李世南的一幅山水画特别提就的妙诗。”
    二位已现得意之色 ,斜着眼睛问:“既然你都承认是好诗妙诗,那你还有什么话说?”
    时郎中见他们穷追不舍,只好机灵着回复:“诗是好诗,没得说,医者讲究望、闻、问、切,仔细点还是看得出毛病。”两位公子明显不服气,大声吼道:“说。”
    “二位用不着动气,请看。”时郎中说完,将一把扇子在桌面的这端向另外一端推了一把,扇子滑过两尺停下了。
“你什么意思?”
    “再看。”时郎中又将扇子朝另外方向推了一把,扇子从桌面上落到了地面。看着两位傻愣愣地公子哥又开解道:“桌面平整,扇子给力推是滑过去,而桌面与地面有高差,推扇子出去才会有‘落’的形态。而诗的首句是‘野水潺潺平落涧’,潺潺流水平淌是‘滑’,不存在‘落’,既然流着流着遇到前方有山涧就会象瀑布一样落下去,那何来‘平落’?”
    见又没难住他,恼羞成怒的两位秀才,不等他说完,手掌已重重拍在桌上,质问:“照你这么狡辩,天下的诗词都有病咯?”
    眼看着他们还不罢休,时郎中没办法了,只好灵机一动地又搬弄来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两位公子不屑:“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名诗《清明》,难道你还敢对他不敬,你也太狂妄了吧?
    “并非我狂妄,我只是个医生,你们偏要逼迫我给诗诊病,我也只好从医者的角度来和你们切磋交流一下另外的视角及另一种观点。我只问:自古以来,你们是否只看见清明这个时节才会纷纷下雨?第二是,请问行人有在床上走、有在水上飘的吗?不在路上还能在房间里?第三,请问写诗还需要引用平时口语中的客套话吗?有必要罗嗦地加上‘借问’二字吗?第四,既然是清明时节,路上多的是上坟挂纸的人群,成人不问,问个牧童,难道牧童都是酒中君子?”顿了顿接着说:“从医者的角度说,这首诗太罗嗦,太直白,因而显得臃肿肥胖,必须吃剂‘泻药’,删掉每句的前两字,改为‘鬼节雨纷纷,远亲欲断魂;酒家路边有,醉饮杏花村。’同样可以,甚至更能让我们了解到作者在路上巧逢清明时节看见路人都去上坟祭奠亲人,而自己却不能在家乡为亡故的祖先尽孝而触景生情,想借酒浇愁的悲伤情怀。”
    时郎中在二位秀才正大眼瞪小眼地交换眼神之机,趁热打铁再补一首: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这回,公子哥不敢小瞧这郎中了,口气恭敬地拱手曰:“愿闻其祥。”
    时郎中讲到了兴头,也不客气:
     “这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的作品《神童曲》中第20段佳句。他概括了人生四大喜事,一直为世人追求和吟咏。我行医多年,东奔西走,体会过人情冷暖,感受过世态炎凉,虽少有大悲大喜的经历,却也琢磨了人性本色。对于这段四喜诗,我斗胆提出些看法。我认为既然要描述大喜就得说透说深刻,而他就没说到位,火候不够,差了味。比如第一喜:久旱逢甘霖。农民靠天吃饭,播种之后如果一直盼不到“好雨知时节”,当年的辛劳可能就白费功夫了。可是,你们知道不?有的地方,三四年甚至七八年都连续遭遇干旱的恶劣天气,真的是民不聊生,若是下场及时雨,该是多么的兴奋,那可是救命的雨呀!所以‘久’的时间和期盼的程度交代再细点更有感染力;第二喜:他乡遇故知。邻乡邻县遇见同乡故旧,的确也是兴事,自当握手同欢。可是,如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与故人相遇,其高兴程度一定会喜极而泣吧?;第三喜,洞房花烛夜。这个就不多说了,只要看那些纨绔子弟自少迷恋青楼的作风就明白洞房之夜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大喜过望的美事,甚至还有更加伤风败俗的喜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第四喜,金榜提名时。我们谁不知道,有多少秀才进士,在知天命的年纪才获着金榜提名时刻,身体都埋进土里半截了,喜乐又能维持多久呢?”
两位公子哥已经是鸡啄米似的频频点头,连声称是。
    “所以,我觉得此诗好似营养不良,应该吃补药。”
    秀才急切追问:“依先生高见,该如何补养呢?”
    “十年久旱逢甘霖,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孩提金榜提名时。”
    话音才落,只听得周围响起一片掌声,围观的人群大声叫“好!好!好!补得好!”那两位公子哥鼓得最卖力,叫得也最响。并且慷慨解囊,每人拿出了二十两纹银作为送给老师的游资。还千叮咛万嘱咐,请老师回转之日须到舍下小住,以方便再度请教,信誓旦旦定将设宴接风云云……。
    时郎中每次和家人一起,回忆这段经历时都会开怀大笑。但是,他总认为这故事登不得大雅之堂,故交代后人,不可以外传。
    这段佳话也就封闭在极少数的客籍人圈子里,口耳相传着并不外宣。今日听来,我却认为早已是事过境迁,也并不失风雅。于是拙笔蘸墨,提炼记录,保存了下来。(根据古桥乡民杨礼洪的口述重新编辑创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 铜鼓县政府办微信公众号
  • 铜鼓公安微信公众号
  • 宜春市铜鼓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
  • 铜鼓文旅微信公众号
  • 铜鼓文旅抖音号
  • 平安铜鼓抖音号
  • 宜春市铜鼓生态环境局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