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春光, 农事正当时。2月27日,在港口乡赤洲村的黄精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内,当地村民正在忙着种植黄精,林下一片繁忙景象。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港口乡依托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积极培育林下产业,引导当地群众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当前正值黄精种植的关键时期,近40余名村民正在种植黄精,翻地、培土、起垄、挖坑、种植,忙碌的村民们,给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带来了勃勃生机。
工资按天算、基地离家近。家门口的黄精种植基地,让村民们干劲十足。“村里发展黄精产业,对我们村民也有好处,既有土地流转金,又增加了务工收入,在种植管护的这两个月能挣一万多。”赤洲村村民王美彦笑得非常满足。
赤洲村林地面积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为了利用好这片绿色资源,我们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大户’的经营模式,于2024年建设黄精示范基地500亩,总投资200余万元。基地吸纳当地农户长期就业达60户,其中脱贫户20户。”赤洲村党支部书记巢以福介绍。
“这两个月以来,每天都有几十人到基地务工。请村民来种植、管护,有利于黄精的生长,只有把黄精管护好,产量才能上去,品质才能有保障。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港口乡赤洲村黄精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肖发财说。
黄精变“黄金”,不仅富裕了民众,也振兴了乡村。港口乡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近年来,港口乡优化产业布局,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套种黄精已成为港口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