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农产品信息>农产品补贴与技术支持

笋用林(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主要技术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交通相对便利、灌溉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环境无污染的毛竹林,按照《毛竹笋早出培育技术规程》(DB36/T 1461-2021)规定,实施砍杂、施肥、灌溉、竹林结构调整(竹笋采挖、留笋养竹)和号竹等技术。鼓励使用竹林地覆盖、滴喷灌、测土配方、竹蔸施肥和竹腔施肥等先进经营技术,建设笋竹两用林或者笋用林基地。通过培育后林分立竹度140-180株,其中1-4年生立竹均达60株/亩以上,立竹胸径8厘米以上。同一地块三年内不得重复享受同一项目补助。

一、山场选择

综合考虑境内山场实际情况,选择公路沿线交通便利,面积达20亩以上的毛竹林。立地条件要求靠近水源、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大于30cm),排水良好,海拔800米以下,坡位中下位,坡度较缓(30度以下)地段。

二、劈山砍杂

主要以清理竹林中的杂草、小灌木为主。砍杂完成后的杂灌、枯竹、死竹可采取捡带形式,杂柴需成规整状条带(间隔5米以上),具体视山场情况为准。砍杂一般每年一次,宜在7月份进行。也可每年砍杂2次,分别在7月和9月进行,效果较好。伐篼高度控制在10cm以下,同时注意保留好珍贵树种及有培育前途的其它乔木树种。

三、水分管理

7~9月笋芽分化期和出笋前15天(约10月中旬)至出笋期内若遇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及时进行浇灌。平缓和低畦易积水的林地,雨季要及时排水。按照山场浇灌水要求,具备灌溉条件。

四、竹林结构调整

(一)材用林:慎挖冬笋,一般在清明至谷雨期间留笋,大年竹林每亩选笋60-80株,小年竹笋全部留养。花年(换叶与不换叶株数大约相同)竹林每亩每年选留竹笋30-40株。笋材两用林:合理挖取冬笋。早期春笋可以全部挖掉;中、后期春笋,每年选留45-55株,其余皆可挖掉。小年一般不挖冬笋。

(二)笋用林:合理挖冬笋,挖笋后及时覆土。春笋选留中、后期笋,早期笋全部采收。鞭笋适量采收。采取点挖或“跟鞭法”,不要伤断小笋和鞭芽,及时回填土。及时挖退笋、小笋、歪笋、过密笋、路边笋、病虫为害笋,并注意分布均匀。

五、科学施肥

(一)施肥时间:7至9月份,一年一次。

(二)施肥用量:每亩施放由本地植物腐烂物或牛羊粪为基材的生物有机肥30kg,富硒肥10kg。

(三)施肥方式: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踏实。穴施在距立竹基部30cm处的上部开深15cm左右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结合埋青;沟施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深15-20cm、宽20cm、沟距2-3m施入肥料并随之拌均覆土。迟效性有机肥在竹林垦复前撒于林地上。

六、合理砍伐

采伐量不得高于当年生长量,做到“留三去四不留七”(三四指度竹)采伐6-7年生老竹,伐桩不超过10cm,并劈破或打通节隔以利腐烂,一般在立秋后至翌年立春前进行。风倒竹和病虫竹的砍伐不受年龄限制。

总体要求中密度、中径级、轻龄级、匀分布,立竹量以每亩140-180株为宜,阳坡竹林和钩梢竹林密度可适当大些,立竹以眉围30-33cm及以上(胸径8-10cm及以上)竹为宜,调整后使1-4度竹(年龄为度数乘以2减1)的比例为3:3:3:1。

七、号竹经营

一般在毛竹竹杆1.5米处用毛竹专用号字笔标记清楚年份,并在每年新竹长成后及时号上新竹年份和新竹数(如22-01、22-02...)。

八、病虫防治

以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关注毛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为防范竹蝗、刚竹毒蛾、叶小螨、毛枯梢病等病虫害,及时清理林内病腐虫害树枝,5-6月林内施放烟剂(柴油+阿维茵素烟剂喷雾),有病虫危害地方加强检疫,结合抚育施肥等,可相应喷洒1-2次药物。

九、竹林地覆盖(鼓励主体自选工序)

(一)覆盖物:以竹叶、树叶为主,平铺于毛竹林地表。

(二)覆盖时间:选在11月中下旬,连续5天最高气温不高于20°C左右开始覆盖为宜。

(三)覆盖方法及要点:林地覆盖总厚度35cm~40cm。同一竹林一般覆盖二年后暂停一年,第二年3月下旬前需清除全部覆盖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